top of page

拿什么拯救中产家庭的教育焦虑?

已更新:3月4日

最近见了两位友人,她们有一个共同身份, 中产妈妈,和她们聊完我的内心充满焦虑。



第一位友人S孩子2岁,她和老公都是美国海归,朋友是上海一家外企高管,收入3万+,老公经营自己公司,妥妥新中产了,但两人回国时都错过了落户期,没有上海户口,目前正为孩子幼儿园的选择重度焦虑。


既然公立不行就一定要进优质的私立幼儿园,顶级国际幼儿园动辄就要二十几万一年的学费,私立双语幼儿园也要一万多一个月,孩子又到了参加课外班的年龄,一个学龄前儿童的教育花费就压的人喘不过气来,朋友本来不喜欢现在的工作,也不敢辞职。可无奈的同时也表示,总不能将来让孩子去读“菜小”吧,是啊,中产父母怎么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第二位友人L孩子5岁,同样她和老公都是英国留学回来的高知分子,L自己就是博士学位,目前也都是外企高管,收入不低的同时家境也好,可收入越高,追求就越高,焦虑值也越高。


孩子到了升小学的年龄,L希望给孩子铺的路是通向常青藤的,焦虑在于孩子如何能进入最顶尖的私立小学。上海私立摇号制度下,已经不是有钱有关系就能解决的问题了。她还做了二手准备,拿了香港居留身份来申请私立学校的国际班,同时也在和我咨询着移民的问题,既然目标是常青藤,那还是要到英美的顶级初高中去培养的。


这5岁的娃一周7天要上10门课外班,电视上演的真不夸张,古人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在当今社会,努力和伤悲都要提前个十几年。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朋友们又会不约而同的羡慕我,觉得我将来的孩子可以毫不费力的在德国上学,好像已经赢在了娘胎里似的。在德国上学是不是好过在中国倒不一定,但我的确庆幸,可以逃离国内的中产教育鄙视链和教育焦虑


中产教育鄙视链


“中产教育鄙视链”2017年就被人民日报提出来了,动画片要看英文原版的,旅行要去欧美日韩,兴趣班要马术高尔夫,幼儿园要20万每年的国际幼儿园,早教机构要2万左右(60节课)的美国一线品牌...


我一个土豪级别的客户也在生了一个娃后,告诉我一定要慎重,生一个娃就被扒一层皮。


而鄙视链背后正是中产家庭的焦虑。在网传热文🔗  钢琴只能排最后?中产孩子兴趣班鄙视链也提到,“《三十而已》中顾佳不惜卖掉各种奢侈品给孩子报马术班引发热论,而顾佳式焦虑只是中国三千万中产家庭的冰山一角。“


中产家庭的焦虑


根据2018年《中国家长教育焦虑指数调查报告》显示,中国**68%**的家长高度焦虑教育问题,最焦虑的时间为幼儿和小学阶段



很多人都会问,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不好吗?可当别人都在鸡娃的时候,你快乐的起来吗?某知乎高赞回答说“大多数人费劲鸡娃,并不是指望孩子能出人投地,而是不想让他在残酷的竞争中坠落。突破上限极其困难,但跌破底线很容易。


有一部分中产家庭解决焦虑的方法就是寻求留学+移民。


《报告》显示超半数的家庭支持孩子留学,而低龄留学成趋势,90后家长已开始为孩子“未雨绸缪”。目前在国人移民的种种需求中,教育确实稳居第一位。




如果考虑留学英美,是不可能解决焦虑的,只是从国内鸡娃换成西方式鸡娃。像朋友L为了孩子的常青藤梦想而选择英国或美高之路,要知道那边的孩子为了上名校可是一天只睡4小时的。贫富差距同样大的英美,精英阶层也是靠鸡娃来维持阶层或者实现阶层跨越。


只有像贫富差距比较小的北欧和西欧个别国家,家长们才是散养,快乐教育。因为社会的阶层划分不明显,公立和私立学校一样优秀。在德国,即使不上大学而选择技术类的专科,毕业后也是收入不错的工程师,自然就少了很多焦虑,家长也更尊重孩子的选择。


这里强烈推荐一个纪录片《他乡的童年》,分别记录了日本,芬兰,印度,以色列,英国以及国内的教育,更直观的展示了教育的多种可能性。



为了教育,移民国家如何选择?


之前写过一篇如何选择移民国家的文章,可以回顾一下:



单纯为了教育,其实很多家长第一想法是留学,移民是因为留学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比如孩子可以办学生签证去留学,但家长并没有合理身份陪读,尤其在低龄留学的趋势下,不能把孩子自己扔在国外;今年疫情发现有很多小留学生独自在海外,这样对孩子的成长其实很不好。


另外在拥有一些国家的身份后学校选择会更多,学费更便宜;像欧洲大部分国家,没身份只能读高等教育,基础教育是不允许的。


还有更长远的考虑,留学后大部分孩子是希望继续在当地工作的,或者至少国外工作几年再回国发展,可没身份找工作是非常困难的,尤其是英美,很多家长只想到留学却没考虑之后的发展问题,经常有孩子到大三大四才想起来,就是已经来不及了,所以移民要提早做规划。



  • 如果是一心希望孩子未来读名校的鸡娃家长,可以考虑英美,那边精英私校鸡血的氛围一点不比国内差。


但英美的移民政策并不友好,美国门槛最低的投资移民或排期长,或投资风险高。还有通过杰出人才或者高管移民的方式,要求比较高,看家长自己是否符合条件。


英国已经没有投资移民政策了,有钱都没用。只有创新移民,也就是创业,虽然只有5万英镑的投资门槛,但对企业的创新性和运营情况要求高,不保证未来一定可以拿到永居身份,所以想去英美并不容易。


就连小众英语国爱尔兰也把投资移民停掉了,目前只有经济独立居留计划可选,需要有稳定的收入,而且和英美一样需要坐移民监。



  • 如果出国是为了逃离国内的焦虑,可以选择澳洲,新西兰或欧洲国家。但澳洲和新西兰的移民门槛同样不低,所以我重点讲下欧洲。


欧洲因为小语种的特殊性,一直比较小众,但其实像北欧,德国,荷兰等国的贫富差距较小,家长普遍快乐教育,而且英语普及度高,北欧人的英语水平应该是除了英语母语国家外最高的了,除了中文和英语,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还能学习一门新语言,怎么看都是划算的。




这些国家不是传统的移民国家,移民方式就是靠找工作或者创业,IT行业的人比较占优势,他们都在努力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IT人才。所以程序员的家庭们,如果感到工作上的巨大压力以及为孩子教育重度焦虑,强烈建议换一个生活环境试试,你们会发现生活还有很多可能性



  • 南欧国家近几年选择的人也很多,主要原因是移民门槛低,速度快。其中也不乏有为了孩子教育的,我之前也说过,选择南欧前提一定是其他国家都不符合要求,又想让孩子接受英美式的教育。


那像希腊,葡萄牙,西班牙这些国家的国际学校的确是个选择。对比同类型的国际学校,国内学费一年三四十万不说,没护照是根本进不去的。而南欧只有三分之一的学费,咱们能以外国人但持有当地永居的身份去读,等到孩子考大学时再瞄着英美去考。



  • 近一点可以考虑的有新加坡,日本。新加坡更适合超高净值家庭,近几年持续上升的生活成本,也是吓退了很多IT类人才。


  • 东南亚的泰国,马来西亚等都有相应的长期居留签证政策,很多家长看到华侨生政策时会考虑这些国家。但华侨生身份是不是真的可以让孩子轻松考上国内名校也是要打个问号的。


我希望合理的身份规划可以帮助一部分中产家庭解除焦虑。可移民并不适合所有人,我们也应该更多思考国内中产教育鄙视链和教育焦虑的现象该如何改变,最后再推荐一篇文章🔗  不要“赞美”李雪琴的丧 , 里面也问出了我一直想问的问题:


我们的社会,正在培养出怎样的年轻人?这些孩子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不知道有没有家长问过自己...

Comentarios


bottom of page